
單位概況
單位簡介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山東正元地質勘查院成立于2001年,隸屬于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山東局,為中央管理地勘單位,由6個組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綜合地質隊整合而成,先后被國土資源部、國務院國資委授予“全國模范地勘單位”、“全國百強地質隊”和“中央企業(yè)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還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在社會各界享有較高聲譽。
單位下設5個二級地勘院。業(yè)務范圍涵蓋地質礦產勘查與開發(fā)、探礦施工、新能源地質、海洋地質、水工環(huán)災“大地質”服務、生態(tài)保護與修復、地質實驗測試、國土勘測與地下空間開發(fā)等多個領域,業(yè)務區(qū)域遍布山東及新、青、甘、蒙、云、貴、川等多個省區(qū),國外業(yè)務輻射東北亞、中亞、非洲及大洋洲等8個國家。
現有從業(yè)人員206人,本科以上學歷占89%。專業(yè)技術人員195人,正高級工程師13人,高級職稱技術人員48人,中級職稱技術人員84人,其他專業(yè)技術人員50人。先后涌現出李四光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科技部野外工作先進個人、中央企業(yè)勞動模范、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地質勘查行業(yè)地質調查優(yōu)秀人才、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國土部技術能手、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勞動模范等先模人物20余人,技術力量雄厚。
擁有各類儀器設備1400余臺套,門類齊全,配置先進,總價值逾億元。擁有“區(qū)域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地質鉆探、地質坑探、巖礦鑒定與巖礦測試”“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調查”“地質災害評估和治理工程勘查設計“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監(jiān)理”等10個甲級資質,“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液體礦產勘查”“工程測量”“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山東省土地規(guī)劃”8個乙級資質,是同行業(yè)中擁有資質最早、最高、最全的單位之一。2003年,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2006年1月,順利通過了質量、環(huán)境、職業(yè)健康安全“三標一體”認證,成為全國首批通過“三標一體”認證的地勘單位。
自成立以來,先后承擔國土資源大調查、中央財政補助、國家資源補償費、危機礦山接替資源勘查、地質礦產調查評價、國外礦產資源風險勘查等國家地質項目數百項,先后發(fā)現和勘查礦種23種之多,發(fā)現并勘探了金嶺鐵礦、萊蕪鐵礦、招遠玲瓏金礦、東風金礦、舊店金礦、望兒山金礦、南墅石墨礦、淄博耐火粘土礦等一大批重要礦產地,探明礦山建設資源地60余處,已建成投產的礦山45處。近年來,累計探明新增資源量:鐵60700.5萬t,金163954kg,銀311126kg,銅2.3萬t,鉛5.4萬t,鋅70.8萬t,鉬1.7萬t,銻2.8萬t,砷1.8萬t,煤6.17億t,煤層氣5.14億m³,油頁巖2.7億t,瓷石162.5萬t,水泥用灰?guī)r2.2億t,熔劑用白云巖礦626萬t,硫88.92萬t及其他一大批可供開發(fā)的金屬、非金屬礦產。同時積極拓展延伸地質產業(yè)鏈條,近年來承擔地質災害治理施工、地下水污染調查、土壤質量調查、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采空區(qū)治理、地質遺跡保護等項目200余項,為國家和山東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曾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地質勘查行業(yè)先進集體、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工作“特別貢獻獎”、中國地質學會年度十大地質找礦成果、山東省服務名牌、山東省“富民興魯”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
進入新時代,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山東正元地質勘查院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建設“一流地質企業(yè)”、打造“一流綠色資源環(huán)境服務商”的戰(zhàn)略目標,積極推動“地質+”跨界融合發(fā)展,努力為緩解國家資源約束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友情鏈接
相關鏈接
Copyright © 2024- 版權所有: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山東正元地質勘查院 |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濟南 備案號: 魯ICP備06028004號-1